2025年第四季度,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,受AI服务器需求激增与原厂产能转移影响,四季度Mobile NAND ASP(平均售价)预计上涨5%-10%,LPDDR4X/5X价格涨幅更达10%-15%。这场由AI引发的存储供需革命,正将手机厂商推向两难境地:一方面,消费者对512GB以上大容量手机的需求持续攀升;另一方面,存储芯片成本攀升挤压利润空间,迫使厂商在定价与配置间艰难权衡。在这场存储困局中,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凭借QLC eMMC与eMMC Ultra技术,为行业开辟出一条兼顾性能与成本的创新路径。

成本压力下的突围,QLC技术重构存储经济性
面对客户的成本需求,江波龙选择从技术底层重构存储经济性。QLC(四层单元)技术通过提升存储密度,将每个存储单元的数据承载量从TLC(三层单元)的3bit提升至4bit,这一突破使得1TB容量的eMMC模组成本较TLC方案下降15%,而读写性能损失控制在10%以内。更关键的是,江波龙将QLC技术与自研主控芯片深度耦合,通过LDPC纠错算法优化与固件调度优化,使QLC eMMC的耐用性(P/E Cycle)大大提高,接近TLC水平,彻底打破市场对QLC可靠性的质疑。

需求驱动产品迭代,eMMC Ultra定义大容量新标准
京东消费调研显示,2025年82.7%的消费者表示至少要512GB以上,1TB机型需求同比也大幅增长。江波龙敏锐捕捉这一趋势,推出eMMC Ultra系列产品,将QLC技术推向新高度。该系列采用3D QLC NAND闪存与自研WM6000主控芯片,实现容量跃迁、性能跃升和能效优化三大突破。

作为存储上市公司,江波龙的创新底气源于全链条技术掌控。其PTM模式覆盖存储芯片设计、固件开发、封测制造全流程,自研主控芯片累计部署量突破1亿颗,QLC固件算法接近理论极限。这种技术纵深使其在存储涨价周期中具备更强议价能力——当行业因成本压力被迫涨价时,江波龙可通过技术优化消化部分成本,为客户端提供更具效益的解决方案。
2025年三季度,江波龙实现营业收入65.39亿元,同比增长54.60%;净利润6.98亿元,同比增长1994.42%。这一业绩爆发背后,是QLC eMMC等创新产品对市场的重塑。江波龙的存储芯片设计让技术进步抵消了成本上涨,给了消费者更低的成本空间享受更大的存储空间。在这场全球存储变革中,江波龙正以中国企业的智慧,书写着半导体存储领域的新范式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